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领域 > 刑事辩护 > 相关罪名

相关罪名

敲诈勒索罪

一、哪些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式,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所谓威胁和要挟,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心理上恐惧的精神强制方法。威胁、要挟是手段,勒索财物是目的。

威胁、要挟的方法有多种,既可以面对被害人直接使用,也可以通过第三者或专用书信等方式发出,既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如以将对被害人及其亲友的人身实施暴力相威胁,以揭发被害人隐私相要挟。一般来说,本罪所指的威胁、要挟的内容是不具有当场实施的特点,而是扬言在以后某时某地付诸实施。如果行为人威胁不成即当场将暴力付诸实施索取财物的,则构成抢劫罪。构成本罪还要求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犯罪主体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量。

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例如,行为人知道他人的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告发是合法的,但行为人以向司法机关告发进行威肋索取财物的,也成立敲诈勒索罪。

威胁的方法没有限制,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暗示的;既可以便用语言文字,也可以使用动作手势;既可以直接通告被害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通告被害人。

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为了保护目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数额较大的财产,进而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处分财产,并不限于被害人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是因为恐惧而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还可以是与被害人有特别关系的第三者基于被害人的财产处分意思交付财产。行为人敲诈勒索数额较小的公私财物的,不以犯罪论处。

二、敲诈勒索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2000年5月12日

三、 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

四、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1万元至3万元为起点。



注意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1)在威胁的内容方面:前者可以是暴力、揭发隐私、毁坏财物、阻止正当权利行使等;后者则只限于以暴力侵害相威胁。

(2)从威胁的方式看:前者可以是面对被害人也可以不面对被害人实施;后者则只限于当场面对被害人直接口头实施,有的以行动实施。

(3)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上看:前者可以是当场取得,也可以在若干时日内取得;后者只能是当场取得。

(4)从犯罪所要求取得的内容方面看:前者主要是财物,也包括一些财产性利益(如提供劳务);后者则只能是财物。

涉及财产数额较小的,将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重,涉及财产数额较大的,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需要注意区别的是,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在犯罪方式上有所不同,敲诈勒索罪是以暴力、隐私威胁等手段进行财产侵占,而抢劫罪只限于使用暴力手段。

三、敲诈勒索罪从轻处罚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以下情节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一)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3)被害人谅解的;

(4)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二)敲诈勒索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认定为犯罪的,应当酌情从宽处理。

(三)被害人对敲诈勒索的发生存在过错的,根据被害人过错程度和案件其他情况,可以对行为人酌情从宽处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以上就是哪些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从轻处罚的情形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解释》规定了敲诈勒索罪酌情从轻处罚的情形,想要获得法院适用这一规定,需要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积极争取。


电话回拨

立即体验

胜诉方案免费送
姓名:
电话:
咨询 内容:

目前已有5892位咨询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电话: 18014190572
邮箱: changxinglawyer@163.com
传真: 0510-8989-8765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吟白路1号研创大厦21楼
立即获取胜诉方案  →
Copyright © 2019 江苏昶兴律师事务所 苏ICP备17005481号 技术支持:无锡网站建设 | XML